打印

[清明][散文][那些毁灭,和不曾毁灭的]

0

[清明][散文][那些毁灭,和不曾毁灭的]

昨天晚上回来的路上,正好下雨了。
    在路上看到黑色的大幅广告。不插电演唱会,纪念kurt的。他们肯特别为kurt做一个纪念,为什么不念念伊安。那个如孩童般的伊安。伊安.柯蒂斯。
    虽然跟论坛要求的诗词距离有点远。
    我不认为这是离题。
    在这个,将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会想起那些人,但不多。

                                 

   

那些毁灭,和不曾被毁灭的


       “她的疯狂以及自私毁灭了她的丈夫——天才的作家盖茨比.杰拉德。”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是人们对她的仅有的评价。
在泽尔达给出出人头地这样苛刻的求婚条件后,杰拉德依然毫无退缩,他毅然修改了他之前发誓绝不修改的《尘世乐园|》,于是,书获得了成功,带给了他荣华富贵,和他毕生期盼的婚姻。这一年,她二十。他比她的四岁。
    从此,他们成为欧洲最为惹眼的金童玉女。在午夜街道飚车,日间骚扰邻居已经是家常便饭,他们每到一处当地的警察都提心吊胆。两人放荡的形骸和乖张的举止是当时社会都难以忍受的。
    这时,杰拉德沉迷于酒精和他生命中另一份最重要的——泽尔达。而泽尔达只能够以来毒品所带来的精神高潮生活。不可否认的是,在杰拉德以后的作品里,或多或少都隐藏了泽尔达的影子。他们互相伤害对方,接着又痛苦不已。他们整日争吵,合好后又急着像对方道歉。
    他们发誓永不分离,最终却分开了。没人知道他们是否相爱。
    杰拉德死在四零年一个不为起眼的日子。景象不是流传的那样凄惨,他非常平静。八年后,饱受折磨的泽尔达在精神病院的顶楼,被突起的大火烧死。一切灰飞烟灭。
    他们被埋葬在一起。
    在墓碑上,刻着杰拉德最伟大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尾最后有一句:
    我们一直在奋力向前,逆水行舟,不断被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


    七七年初,性手枪因为做了一期与众不同的骂人节目而声名远扬,席德在节目里的漫骂一切被所有年轻人追捧。同时,十五岁就被确诊患上了精神分裂的南希也为之深深着迷。南希随即来到伦敦,抱着她仅有的一个目的——和性手枪成员发生关系,她找到了他们。在被其他成员一一拒绝后,席德成了他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在被毒品引诱以后,席德同南希一起疯狂。他不仅在演唱会上非常粗暴地虐待观众,更是在受到挑衅时不顾一切反击,为此他伤痕累累。他为数不多的朋友都认为他手臂上的伤痕不下十数处。
    但是在和南希相处的日子里,他却又如绅士般谦逊,彬彬有礼。南希在病中时,席德每天大电话向她母亲汇报情况,连南希吃了几块瘦牛肉都不放过,显得甜蜜又温馨。令人想不到的是,席德在失控时会毒打南希,她多次表示身上的伤痕是席德造成的,而席德从未否认。
    有人曾形容席德南希是黑暗里相互依偎的两只萤火虫,彼此温暖对方。但毒品却仍然是维持两个人关系的唯一纽带,他们不清楚自己是否爱着对方,或是不爱。
    一年后,席德被指控谋杀南希而入狱。这成了轰动街头巷尾的新闻。
    南希的生命因此消失。关于她的死,一直没有答案。
    在她生前他和席德双双发誓不能在对方死后继续生活,因此席德的母亲担心他出事,就来到美国照料他。她甚至主动为席德购买毒品,每天夜里看着席德注射后安然睡去,她才肯回去。这就是席德的母亲,愿意为他放弃整个世界的女人。
    四个月后,席德死于刚出狱后的吸毒过量。这个除了朋克一无所有的人终于弃世而去。按他的愿望,席德要和南希葬在一起。但是南希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一请求。深爱着席德的母亲知道这是他最后的心愿,于是在几天后的夜里,她偷爬进公墓,把席德的骨灰撒放在南希墓的周围。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任何人问起南希的死,她的母亲总会递上一张标题是南希的小纸条,上面是席德潦草地写着:“我的小女孩,你所有的恐惧都逃不过我的双眼,拥你入我臂弯带来欣喜无限,曾吻你泪水,但如今你人已不在,除了痛苦只剩空虚。如果不能为你而活,我的生活毫无意义可言。”


    人们说同一时期的伊安是摇滚史上另一个著名的悲剧英雄。但他从始至终,只是悲剧,却不是英雄。
    这个生于曼彻斯特的年轻人在很早就已经结婚生子。世人一直认为他过早的婚姻和子女是他精神压力的根基,才使他患上了癫痫。
    伊安某一次在诊所里看到一个年轻女人的癫痫发作,有很大的感触,于是有了那一首《she’s lost contro》,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久 后伊安就被确诊为癫痫病患者。
    而几十年后为他而拍的传记电影就叫《control》,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伊安的旗子黛博拉和他一样,也是一个悲剧人物。据说他和伊安从小青梅竹马于是才有后来她和伊安过早的婚姻。但是婚后的伊安在成名之后却开始偏执和孤僻,不仅不许黛博拉去看他的任何演出,甚至不许其他乐队成员的妻子或女友去看演出。这时候,他的癫痫不定期发作。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演出。
    即使这样,黛博拉依然在很努力地挽救家庭和婚姻,依然深深爱着她的丈夫。她不断回想起中学时和伊安曾经的甜美时光以及眼前和伊安共同的孩子来找到生活的动力。可是伊安却在一次欧洲巡演时和一位叫安妮克的女子发生关系后坠入不确定的情网,并把女孩带回了伦敦。这让黛博拉彻底绝望。
    这一时期的伊安陷入了纷繁复杂的矛盾中,他想回到黛博拉的身边却又摆脱不了安妮克,他的癫痫因此发作越来越多。没几个月后,伊安离开家后安妮克同居,黛博拉为此心碎。
    虽然伊安最终选择了爱,但他被放弃的婚姻和家庭所牵绊,使他不能解放。
    这段时间乐队由于频繁演出而名声大噪,但伊安却因为沉重的心理压力而不断失常,不仅癫痫反复发作,甚至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所以他如孩子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
    在八零年的四月份,黛博拉被迫提出离婚。伊安倍受打击。这时候乐队有了到美国巡演的计划,一时间他们前途光明。
    但就在一个月后的十七号夜里,伊安看完了那部《stroscek》。
    一天后,他在厨房里用一根软绳子完成了他简短一生中仅有的愿望:成名后自杀。
    他死前反复听着那一首《the idot》,同时给d写了一封如初恋情书般美的遗书。


    八六年冬。
    就在人们正准备着礼物过圣诞之时,加曼提前三天收到了特别的圣诞礼物——HIV阳性。这却是他意料之中的。他在一个月后公开向媒体宣布这一事实,社会为之哗然。
    在他余下的生命里,在他身边陪他走完最后一段路的是受到很多争议的同性情人,HB。
    他和他邂逅在一月的伦敦。电影院里的电影再普通不过,他们却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连呼吸都纠结了一生。
    拥有深绿色眼球和纤长睫毛的HB,在加曼眼中如蝴蝶般轻盈美丽,而加曼在他眼里却是有神的斗士。他们很快在一起生活。HB打扫地板,烫洗衣服,没事的时候也要在屋子里大声走来走去,这时加曼就坐在宽阔的床上这样一直看着他,感到幸福至极。
    即使是在失去了光明的岁月里,陪在加曼身边的HB依然给了加曼温润的幸福。陷入黑暗中的加曼时常会想起凛冽寒风雨中的邂逅,一月底的伦敦,他给HB打了第一个电话,HB平静地告诉他要到伦敦来,加曼因此彻夜失眠,心跳了一整晚。
虽然这些都已不再。但HB却笃定地相信,“而我和加曼,我们会在阳光,还是细雨中再次相遇。”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0
版主留言
烟雨星痕(2009-4-4 12:19): 有效评分
评委:没有明天

评分:8

评语:文中所提到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但即使纯从文字上来看,这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我个人十分喜欢这样有力度的文字~

TOP

0
版主留言
烟雨星痕(2009-4-4 14:03): 有效评分
评委:旅馆

评分:9

评语: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当时的生活环境,对那些带给我强烈心灵震撼的狂人,因他们的离去而感到伤怀!
科本最伟大的朋克 致敬!楼主散文写的不错,有机会去现代风泼墨一下。那里喜欢摇滚的也不少。也喜欢菲茨杰拉德

TOP

0
文字有深度,有张力,我也喜欢这样 的文章,向楼主学习!

TOP

0
版主留言
烟雨星痕(2009-4-5 20:20): 有效评分
评委:     s12w34l56
评分:   8
评语:文章并不离题啊,写的很好,看得出作者是个有思想有深度的粉丝啊,文章很有力度,感情很充实

TOP

0
版主留言
烟雨星痕(2009-4-7 19:03): 有效评分

评委: jerrylai888

评分: 8

评语: 
  楼主在规畫整个文章中的層次上,有一定的功力和深度,以西洋歌手和文人的境遇来进行另一種反思,可見的楼主是费了一番心思和心力。
  至少楼主已让前面几位评审打下高分和正面的评价,在这一点上楼主是成功的,整体而言是篇少見的好文章。
  红心送上

TOP

0
版主留言
烟雨星痕(2009-4-7 19:03): 有效评分
评委:mannvzi
评分:7
评语:作者在一篇短文中,举出了4个例子,显然不能集中笔墨进行深刻的阐述。至于那些并不让国人清楚的事例,说服力更有待进一步验证的!

TOP

0
版主留言
烟雨星痕(2009-4-8 18:31): 有效评分
评委:SK3518626

评分:7

评语:我和楼上有同感,特别是作者自己的情感宣泄着墨不多,显得不到位。

TOP

0
版主留言
烟雨星痕(2009-4-8 18:31): 有效评分
评委:霸王鹰

评分:7.5

评语:评论之前首先去恶补这个所谓伊安柯蒂斯的朋克乐队主唱的简历,百度知道上搜索到以下信息:
引用:
Ian curtis,joy division主唱
joy divison成立于1978年底,加盟Factory唱片公司后的曼彻斯特乐队Joy Division来到伦敦发展。Ian Curtis刚到伦敦时他的癫痫病就开始发作,因此Joy Division的音乐从一开始就带点病态色彩。虽说乐队的发展之路颇为顺利,但Ian Curtis与生俱来的悲剧宿命正是以成功为起点,将一连串痛苦的脚印铺向毁灭的终结。

Ian和妻子Deborah相识于1972年,婚后于1979年生下第一个女儿Natalie。此后,Ian的性格变得越发孤僻,甚至有点难以理喻,他不准妻子去看他的演出,甚至规定乐队成员的妻子或女友都不准去看乐队的演出。伴随着日益加重的癫痫病症,他的自毁倾向也开始出现。

1979年底,Joy Division欧洲巡演时Ian在布鲁塞尔结识了一位名叫Annik Honori的女孩,两人开始交往。乐队巡演结束后,Ian将Annik带回了伦敦,他与妻子Deborah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在1980年3月,Ian离家与Annik同居。但是,与其说Ian选择了爱,不如说他为自己的精神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从此他更感到生活是如此的糟糕,生命是如此的可悲。

他开始寻求永远的解脱。1980年4月7日,Ian回到曼彻斯特家中,写了封遗书后吞下了大量安眠药自杀,随即被妻子Deborah发现,送医院抢救后保住了性命。 随后乐队又开始了一连串繁忙的演出。那时Ian总是穿着雨衣在台上演唱,表演时经常伴着癫痫病的发作跳出一种奇怪的舞步,台下观众不知情,纷纷开始模仿他奇怪的举止,一时间,穿雨衣跳怪舞竟风靡英伦各地。

那段时期,Joy Division的名声越来越大,但Ian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糟,癫痫发作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每次倒下后队员们总是担心他再也醒不过来。1980年4月,Deborah提出和Ian离婚。此后,Ian的性格变得更加怪异无常,时而兴高采烈、神采飞扬,时而阴沉沮丧,沉默寡言。

1980年5月17日,Ian在家看一部描述德国音乐家去美国发展,最后因为与当地人格格不入而自杀身亡的故事片《Stroscek》。当晚,他不停地播放着Iggy Pop的The idol。5月18日,Ian写了一封给Deborah的遗书后在厨房上吊自尽。终年23岁。 立于1977年英国曼彻斯特的Joy Division,直到1980年主唱Ian Curtis自杀身亡,只发行了2张严格意义上的录音室专辑,却被认为是同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英国乐队(《Melody Maker》)。他们不仅是后朋克运动的先锋乐队之一,其影响力甚至贯穿至整个八、九十年代的歌特浪潮即所谓后现代时期(post-modern era)音乐。

Joy Division的音乐中同时能感受到Doors般经典摇滚和Brian Eno那种氛围音乐的影子,而主唱Ian Curtis的也有Jim Morrison似的诗人气质,他们的音乐中的悲剧意识很大程度来源于Ian Curtis的个人悲剧——无法摆脱的癫痫病的折磨以及陷入感情纠葛不能自拔。和同样经受癫痫病折磨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Ian Curtis的作品中总带有一种近乎绝望的自我毁灭的力量,充满了对现实对希望的质问和怀疑。Ian Curtis在他的音乐中试图跨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最终却以自毁的方式来摆脱精神世界的重负,那时他年仅23岁。

在Ian Curtis死前一个月,乐队发行了他们最广为人知的曾被无数艺人翻唱过的单曲“Love Will Tear Us Apart”,这首歌甚至宣告了Joy Division在主流音乐领域里的巨大成功,它创作于1980年3月Ian离家那段时间。

成立于1977年英国曼彻斯特的Joy Division,直到1980年主唱Ian Curtis自杀身亡,只发行了2张严格意义上的录音室专辑,却被认为是同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英国乐队(《Melody Maker》)。他们不仅是后朋克运动的先锋乐队之一,其影响力甚至贯穿至整个八、九十年代的歌特浪潮即所谓后现代时期(post-modern era)音乐。
那么我知道了这家伙是一个疯狂的音乐天才,楼主给我们上了一课,谢谢,长了一些知识。
文笔很好,有一定的意义,至少是把自己喜欢的歌手生平,介绍给了别人。个人认为还可以再丰富一些情感方面的东西,让自己更像粉丝。是的,为什么不呢?既然自己喜欢,就要让别人清晰而强烈的感受到。

TOP

0
版主留言
烟雨星痕(2009-4-20 19:03): 有效评分
评委:2w2w

评分:7

评语:人物的矛盾心理展示的比较到位,如果作者的情感加以呈现,文章的结构就会更加完整.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7-3 16:04